我与罗华大姐的情缘
\n文/钟苏
\n2019年9月的一天下午,我参加完重庆渝中区图书馆的“同读一本书”读书交流会后,便与同行五人乘车前往四川美术学院慧眼智行,参观一位学生的绘画工作室。
\n我们逛累了,围坐在校园里的一张石桌旁,这里环境幽静,奇花异草的芬芳,凉风拂面的惬意,宽敞的通道两旁是空荡荡的旧车间,这是用来做大画室的吧!我们一边纳凉喝水,一边聊天,同来的一位朋友说:“钟苏,给你介绍一位爱心满满的大姐,她等一下就到了。”
\n下午5点,这位大姐到了,原来是有过一面之缘,但从未交谈过的罗姐。她气喘吁吁地说:“才听完讲座出来,今天的讲座太精彩了!”一边说一边从随身的大背包里拿出个红色本子:“我笔记本记录了很多页,感觉还没记全……”她的热情点燃了所有人,大家有说有笑,我们还把今天在读书会上获得的书《行走在天地间》赠给了她一本,她说要在音音特教读书会上读给视障者听。
\n后来在一家餐馆吃晚饭时,我终于憋不住问罗姐:“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忙?”她回答:“我有个音音网络特教艺术学院,学院开有写作班、朗诵班、声乐班、推拿班、电脑班、器乐班、普通话班等二十几个班。每天早晨6点就开始读书,8点至10点自荐好书朗读慧眼智行,中午还有美文同诵,所以很忙。”她告诉我,自己听讲座的目的是发掘和邀请老师去她网校给视障学生们讲课。罗姐干劲十足,完全不像是64岁的人。
\n听了罗姐的讲述,看着她脸上那幸福的微笑,我被感动了。正当我俩聊得热闹的时候,热气腾腾的特色家常菜上桌了。罗姐饭菜都没顾上吃,就给同桌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起来:“音音学院是一个网络学校,是以视障人士为主,兼顾其他残疾人士的特殊教育学院,通过网络线上教学让更多的视障人士了解外面的世界,打开心灵的窗户,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。我们已经请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来为他们授课……”她那般骄傲昂扬的神情,就好像在讲述自己的孩子一般。
\n同桌的人好奇地问:“这么多班,怎么教学?”罗姐如数家珍地说,网络平台上设置有许多小房间,各班在不同房间上课,互不影响。各班还成立班委,同学还要交作业,学习氛围浓厚,学生刻苦学习,有的习作还发表在刊物上,有的作品还获奖。我们为罗姐的奉献精神竖起了大拇指。
\n当晚,与罗姐告别后,作为一名视障人士的我,音音网络特教艺术学院犹如一粒种子播种在我心里了。
\n转眼到了2020年8月,我在渝北区图书馆听孟博士的讲座。孟博士看出我也是名视障人士,他说自己正在音音网络特教艺术学院教授《易经》,上课学员是视障人士。他还说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态度是他所教学生中最棒的,自己为之感动!我又一次听到了音音特教艺术学院的名字,若真如孟博士所说,我想立即就去会会这些网络盲友啊!
\n2020年10月的一天,我终于在家人的帮助下来到了音音网络特教艺术学院。入学半年来,在这个大家庭,我真的感受到学友们真诚相待,自强不息,不畏艰难,认真求学。我参加了希望晨读课堂,了却了三十多年想读《约翰克里斯朵夫》的愿望。在读写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,通过自己的努力耕耘,实现了多年的文学梦想,别提多么开心啊!
\n最值得欣慰的是,我可以每天在晨读课堂听到罗华大姐的声音,仿佛近在咫尺。每当看到与罗姐的合影照,想到书友们说的“罗华和钟苏好像两姐妹”的话语,我为自己有一位“大爱无疆”的姐姐而感到骄傲。是她用羸弱的身躯为残疾人士搭建了交流的学习平台,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。她那“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的座右铭,时常响在我的耳边!
\n慧眼智行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